乐动平台,乐动(中国)

【中国文化报】艺术美育的时代价值与主体建构

发表时间:2024-03-29     点击:次     编辑:孙彦钦

揭  俐   袁  玥

艺术美育是以艺术为载体向受众开展审美教育、美感教育的美育形式,以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依归。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新时期美育改革,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在全面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艺术美育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育人价值等,在新时代新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发生着多重维度的嬗变,呈现出层级式的价值转向和自适应调节。艺术美育的时代价值越来越呈现出与科技、教育、产业、经济、社会等生态系统的融合,艺术美育工作者要有意识地将单向度的审美教育引导成为兼具艺术性、审美性、人文性与科学性、社会性的统一体,重新审视艺术与人、自然、社会、科技的关系,并着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谱写新的篇章。

艺术美育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是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道德理想情操和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艺术美育的功能始终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进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推动艺术美育创新发展,为新时代美育工作作出新的贡献。如何释放艺术美育的价值功能,以发挥艺术美育独具的育人优势,进而促进社会个体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良善发展,值得美育政策制定者和美育工作者的共同关注。

艺术美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其立足于具体的艺术形式,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升个体对美的理解和感知,促进个体在精神层面和情感层面的综合发展。艺术美育以青少年学生为教育对象,以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作为路径,以提升美育素养、涵养美育情怀为目标,在养成崇高人生境界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是艺术美育的主阵地,要突出学校艺术美育的重要地位。学校应当合理设置艺术美育课程,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切实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使其在艺术美育的浸润下,能够更好地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实现道德修养、思想境界和理想信念的升华,争做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艺术美育的主体建构,是指在艺术美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成效以及地位,即艺术美育的自主、主动、能动、目的、话语、影响的地位和特性。确立艺术美育的主体性,首先要知道艺术美育为何而来,才能知道往哪里走。为何而来属于本源性的问题,需要肯定艺术美育在人类社会不同发展历史阶段的价值作用,站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高度,奠定艺术美育的发展之基。从功能导向看,中国的艺术美育是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和艺术观的结合,强调艺术美育的实践性和主体性,突出“强德育人”和“以美育人”的总体目标和建设要求。从实践导向来看,艺术美育的实践载体包括多种形式,涵盖各级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音乐厅、剧场等公共文化机构,这些都是艺术美育的重要实践平台。

艺术美育的主体性要通过中国特色艺术美育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反映出来。这种反映需要有适当的制度基础和评价标准来加以保障,并通过实践加以检验。艺术美育是为教化人、感染人而产生和发展的,检验艺术美育是否科学的标准在于艺术美育对人的熏陶感染是否有助于促进人的自由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人们接受艺术教育可能是一时的,但是对艺术之美的欣赏和感悟可能是终身的。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不可避免地受到艺术之美的影响,外化到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之中。如果我们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艺术美育观,建构中国艺术美育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就很难体现艺术美育的主体性,也很难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出更多原创性的成果。

艺术美育无国界,应以人的自由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为目的。同时,艺术美育具有多元包容的特点,这一点在艺术美育实践中反映得较为突出。艺术美育的载体和形式是丰富多彩的,评价艺术美育的标准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关键在于对现实生活中艺术和美的事物的敏锐感知,以及对美的创造性应用。比如,优秀的建筑作品也是各种美的结晶,对于建筑专业的学生而言,了解各种建筑所传递出来的意境美、环境美、设计美等,也构成了艺术美育的主要形式。其中,艺术美育不仅是传授艺术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情感体验和实践创造能力。这就要求艺术美育工作者应加强从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审美素质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审美素质,在艺术实践的推动下,提升艺术素养,实现美育浸润的目标。

新时期,艺术美育的主体性建构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进一步加强艺术美育资源的汇聚,切实推动艺术美育工作系统化、时代化。当前,随着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艺术美育的场域形态更加多元,数字艺术、虚拟艺术、新媒体艺术、新制造艺术等也都在快速发展迭代,中国的艺术美育事业正在走向世界舞台,并对全球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这一过程中,艺术美育工作者要让艺术美育借助新技术新方式新工艺实现内涵式、共生式发展,使艺术美育保持本体的独立性和创新性,从建设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际出发,以艺术美育的自主、自为式探索,履行“以美化人”“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神圣使命。

[作者单位:乐动平台,乐动(中国)(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本文系2021年乐动平台,乐动(中国)(武汉)教学研究项目“高校美育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2021A37]

链接:中国文化报数字报 (ccmapp.cn)

(原载《中国文化报》2024年3月28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