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动平台,乐动(中国)

最深下潜1500米

【湖北日报】地大教授海底“做CT”

发表时间:2024-08-29     点击:次     编辑:孙彦钦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歆 通讯员 王俊芳

乘坐深潜器深入海底科研是什么体验?“刚开始会有眩晕感,进入海底后,航行就稳定下来,海底寂静无比,科研任务一个接一个,我无暇恐惧,也完全不会觉得寂寞或无聊。”8月26日,回忆起作为首席科学家参加南海北部冷泉区深潜科学考察任务的经历,乐动平台,乐动(中国)(武汉)海洋学院教授孙启良说,对科学家而言,能够深入海底科研是一份珍贵的体验。

孙启良乘坐的深潜器是“深海勇士”号,深潜海域位于我国南海北部冷泉渗漏区,最深深潜深度达到1500米,深潜时长约9小时,在海底冷泉区域取样并进行地球物理探测。

深海环境几乎是“海底沙漠”的代名词,那里阳光无法到达,光合作用不能进行,许多生物缺乏生存必需的食物来源。

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地层深部油气泄漏或浅部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形成的气体在海底渗漏或喷涌,形成冷泉系统。冷泉区海底之下储存着丰富的油气、天然气水合物等矿产资源;天然气的渗漏为化能自养生物(不依赖光合作用,靠甲烷、硫化氢等化学物质自养的生物)提供必要的能量,形成一套独特的生态系统,一处冷泉区可以聚集上百个海底物种,被称为“海底沙漠中的绿洲”。

在深潜技术应用之前,科学家们研究海底主要通过船载地球物理技术,能大致勾勒海底的地形地貌,但分辨率极低。

孙启良介绍,深潜器携带了高清摄像头,取样器、热流探针及多波束和浅剖等地球物理探测设备,能够获取海底地形地貌、浅地层剖面及海底沉积物和冷泉碳酸盐岩样品等;通过近距离拍摄冷泉发育区的地形地貌、生物环境信息,结合布放的原位探测设备,拿到海底原位的“第一手资料”,相当于给海底做“CT扫描”,对于掌握冷泉区的地层结构特征、生物演化、海底地质灾害预防等具有重要意义。

航天员往往要穿着厚重的航天服,食物、水源也要经过特殊处理。孙启良介绍,相比“上天”,“下海”的科学家可以轻装简从。

服装上以棉质为主,此举主要是为了避免静电起火。当下潜到千米以下时,深潜器内温度较低,需要穿着较厚的棉服。吃喝则和陆地上差异不大,孙启良还用保温饭盒携带了一份蛋炒饭,为了把如厕时间节省下来做科研,在下潜准备和深潜期间,他很少喝水。

科学家们最需要克服的是狭小的作业空间和出海带来的眩晕感。深潜器内非常狭小,一次深潜仅能携带一名科学家,座位周围布满了屏幕和仪器,人坐在座位上,双脚也无法完全伸直。即便有着丰富的出海经验,携带了晕船药品,但在航行的头两天,科研团队遭遇台风天气,风浪汹涌,母船颠簸得十分厉害,孙启良基本是在昏睡中度过,只能简单进食。

下潜过程中,潜水器也会随着海浪摇摆,直到进入海底百米左右才慢慢平静下来,孙启良的座位侧方有一块两个巴掌大的窗户,潜水器打开灯光,漆黑一片的海底世界在他眼前点亮了。

孙启良笑着说,深潜带来的神奇感受难以描述,他看到20公分长的大海参,还看到新生、成熟、老去的双壳动物,灯光照探到集聚的微小生物,就像暴雪时分路灯下纷飞的雪花,还有很多他也叫不上名字的奇形怪状的生物。

深潜科研也有一定的风险,深潜过程中可能遇到通讯中断等情况,如果下潜过程发生意外,被困人员只能被动等待救援。

此次深潜科研历时一周,但牵头、合作单位谋划了一年多才成行。在深潜前,他并未向妻子透露自己此次出差的具体内容。“不想有特殊的仪式,我想避免传递焦虑,让一切都如常进行。”孙启良说,科研单位和科学家们都愿意互相搭把手,到达既定点位后,不仅会完成自己的科研任务,还会顺手解决其他单位的科研需求,“深海科研潜力和难度都是巨大的,科学家们齐心协力才能出成果。”

链接:https://epaper.hubeidaily.net/pc/content/202408/28/content_286270.html

(原载《湖北日报》2024年8月28日)


最新动态